![]() 一般大幅度改裝的車輛通常都會換上強化的活塞、連桿、曲軸等套件,不過當動力改裝幅度大到原來的發(fā)動機缸體無法負荷,這時候就需要一些特殊的強化加工,這次筆者特地介紹兩種關于汽缸頭與缸體改造的特殊工法,讓大家看看怎樣才會讓發(fā)動機更強壯! 所謂CNC(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)是利用程式指令輸入數控系統(tǒng)之記憶體后,經由電腦編譯計算,透過位移控制系統(tǒng),將資訊傳至驅動器以驅動馬達之過程,來切削加工所設計之零件。通常利用電腦控制的工作工具機,就通稱為CNC。 在前幾年,改裝界相當流行所謂的汽缸頭拋光,而拋光的重點有二,第一就是進、排氣道的部分,第二就是燃燒室的部分。而這項改裝到底有沒有其必要,至今有幾種說法:第一種認為進、排氣道與燃燒室拋光后,能夠讓氣流流動速度加快,有助于發(fā)動機的反應。第二種認為進、排氣道拋光后可以減少氣體進出汽缸的阻力,但燃燒室拋光后阻力減小,讓油氣混合不均,反而會影響動力。第三種認為進、排氣道與燃燒室拋光加工后,發(fā)動機提升的程度并不明顯,因此認定沒有花這個錢的必要。 綜合起來,上述這些觀念都有其道理,其實汽缸頭進、排氣道拋光在許多國際賽事的廠車上都可以見到,像是F1、WRC等,至于燃燒室的部分,近期的廠車已經很少做拋光的工作,最主要的原因是混合油氣進入到燃燒室時,并未完全混合完畢,必須靠燃燒室內粗糙的表面幫助完全混合,如此一來燃燒效率會比做過拋光研磨的還要好。然而在國外的做法,燃燒室并非使用拋光研磨,而是采取CNC切削的方式來處理燃燒室的部分。 在介紹這種CNC切削之前,各位讀者必須先知道為什么要做CNC的處理:這是因為整個發(fā)動機全都是開模制造而來,車廠為了節(jié)省制造成本,因此只在必要的地方(例如汽缸內部、汽缸與汽缸頭接合平面等)進行CNC切削作業(yè),而燃燒室內部幾乎都是脫模后的粗糙表面,而模具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開始出現(xiàn)損耗,導致每個燃燒室的容積各不相同,不過這些公差在市售車上是被允許的,因為市售車通常馬力都不大,所以通常就這樣直接進行組裝上市。 其實施工的過程看起來很簡單,只要將汽缸頭固定在CNC機具上,然后讓刀具跑完程式,接著再換更細的刀具再跑一趟,直到完工為止。由于Kaki對施工精密度相當重視,因此刀具也選擇最細的尺寸,讓施工時間變得很長。然而這樣的汽缸頭在重度改裝的車輛上可就不是這么一回事了,由于各缸燃燒室容積不同,表示壓縮比也不同,如此一來在爆炸力不平均的狀況下輕者動力無法完全發(fā)揮,嚴重甚至會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造成波司損毀!而CNC切削的最大好處,就是在于機器是由電腦控制,因此可以將燃燒室內側切削出相同的形狀,如此一來各缸容積便可完全均等,此外,由于CNC是以車刀一刀一刀切削出來的,表面上看來雖然相當光滑,但實際上還是比拋光的方式粗糙,混合油氣的效率也比起拋光好上許多。其實這種傳說中的CNC切削施工方式很簡單,只要將預先寫好的程式輸入,然后固定住汽缸頭后,機具上的車刀便不斷的照著程式來回進行切削,不過由于Kaki對施工的精密度相當重視,所以使用最細的車刀反覆進行三次動作,程式每跑完一趟需花費約半天的時間,所以最快也要一天半才能完工! 第二種汽缸強化方式相信許多人都有聽過,那就是植入強化缸套的改裝法。其實植入缸套并非新鮮事,許多年前臺灣就已經出現(xiàn)改裝實車。一般原廠發(fā)動機想要增加排氣量除了更換曲軸來拉行程外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汽缸壁以搪缸的方式加大,然后更換較大的活塞,不過因為汽缸壁厚度有限,以這種方式來增加排氣量通常都不多,多個100多cc就已經很了不起了,而且在擴缸后汽缸壁變薄,強度相對也會變弱,而缸套的出現(xiàn)正好解決這些問題。 一提到缸套品牌,大家應該都有聽過美國的「Darton Sleeves」,這個品牌可說是全球最知名的品牌,許多破千匹零四直線加速車上幾乎都有Darton缸套,否則在超大渦輪+高增壓+NOS的殘酷摧殘下,沒上缸套爆發(fā)動機只是瞬間的事情,由此可見上首的強度有多好。而高雄潔麗的小葉就是Darton缸套的愛好者,在他不斷的嘗試下,他認為Darton缸套的品質絕對沒話說,這點從他過去在爬山賽中的渦輪喜美廠車可見一番。 M15A發(fā)動機本體原本的汽缸可直接以油壓床取出,省卻車除汽缸壁的工作即可開始進行缸套形狀的車工。M15A發(fā)動機活塞直徑與行程為78mm×78mm,而張先生認為這具發(fā)動機相當具有潛力,因為使用開放式水道設計,且原廠的汽缸只需使用油壓床即可逼出,比起封閉式水道發(fā)動機而言,施工更為便利。另一方面,M16A活塞直徑與行程為78mm×83mm、M18A為83mm×83mm,而這組缸套的直徑為85mm,M15A發(fā)動機若不更換曲軸、連桿,植入缸套后排氣量就能達到1770c.c.,若是更換M16A或M18A曲軸再將缸套擴大為86mm,即可得到1928c.c.的大排氣量,可以說是相當有潛力的改裝。 施工的第一步就是將底部切削成適合的大小。 第二步就是切削出缸套中段固定座的形狀。 第三步就是切削出頸部的固定座,這里也是隨后壓入缸套最重要的地方。 在采訪當天,張先生特地以一具M15A發(fā)動機實際示范安裝缸套讓筆者觀摩,首先將原本M15A的原廠汽缸套以油壓床逼出,完成后的發(fā)動機本體就像本田B系列發(fā)動機車除汽缸壁一般,但施工時間卻省了數小時以上。接著將M15A本體架上由國外購入、價值數百萬的全自動車床上,進行與缸套相同形狀的切削動作,不過雖說是全自動機器,但張先生還不時守候在機器旁,拿著量規(guī)不時測量施工的精準度,同時不斷的清理切削下來的鋁屑,整個切削過程大約二個多鐘頭才完工,切削完成后,整個汽缸體必須經過清理,接著將四只缸套以油壓床壓入缸體,然后再以車床將汽缸平面車平,這樣才總算完成缸套植入的作業(yè)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