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這輛擁有極為亮眼車色與夸張空力外觀的Suzuki Swift,完全以賽道設定為最終方向的需求下,車主腦中所考量的僅以追求最快單圈為目標。
除了動力方面采用終極暴力式進化改裝,對于外觀、內飾與底盤設定同樣也以廠車為圭臬,就車身外觀上除了色彩鮮艷的亮橘色能具有吸引力,為了使得車頭能有更良好的撞風面積,以有效冷卻前置Intercooler與周邊散熱系統(tǒng),原廠保桿早已換上簡易護網以爭取最大進氣效能,而發(fā)動機蓋除了改以碳纖維材質有效減輕重量負擔,利用新增氣流導恐還能有效導出發(fā)動機室熱能,此外對于比賽時所需充足下壓力以穩(wěn)定車頭動態(tài)表現(xiàn),改裝店家特別在保桿兩側增加定風翼,除了實質下壓力功能,整體外觀上更具兇悍氣勢。而車尾與車側似乎未大幅度著墨,僅僅加上的碳纖維尾翼也可有效降低尾部亂流的發(fā)生,不過筆者仍建議掀背車款需額外加強后下擾流設定,如此一來才能有更為穩(wěn)定的動態(tài)表現(xiàn),有利于賽道競技。
 |
| 車頭除了有效增加撞風面積以強化冷卻系統(tǒng),保桿兩側增加的定風翼還可有效提供下壓力以穩(wěn)定動態(tài)表現(xiàn)。 |
既然是以比賽式樣加以打造的Suzuki Swift,原廠舒適化的內飾設定也都完全可以舍棄,包含車門板、隔音毯與全車座椅早已不復見,取而代之僅剩下保護車手安全的簡易式防滾籠,而駕駛座椅也改以大耳桶型賽車椅,有效增加座椅包覆性同時,更為全面的安全防護也可提供駕駛在意外碰撞時多一分人身保障,中控臺部分除了保留原廠儀表以提供基本行車數據外,外加的三環(huán)表與超轉燈功能可有效提醒車手激烈競賽時發(fā)動機運作狀況,至于音響與空調控制系統(tǒng)則改為單純車輛啟動功能。
為了方便改裝店家隨時進行電腦調整,R-Tune特別將HKS F-Con V Pro固定在中控下方,完全以競技化的內飾不但能提供車手絕佳而專注的駕駛視野,有效清空不必要的內飾配備還能減少車重負載,對于整體動力輸出也有一定的加分挹注。
 |
| 換上碳纖維發(fā)動機蓋有效減輕重量負擔之外,額外增加的氣流導孔還可快速排出發(fā)動機室熱氣達到降溫功效 |
在完全犧牲舒適性的前提下,對于底盤設定更是以縮短賽道時間為目標,目前除了使用16寸輪搭配Dunlop Z1作為練習用胎,正式比賽還有A037熱熔胎作為立抗強敵的重要武器,針對賽道操控表現(xiàn)車主也向臺灣懸掛廠商特別量身訂制,在有效降低車身重心后,配合伸縮側阻尼與彈簧特殊設定,以有效強化整體操控性,除此之外前后輪傾角目前仍以前3.5后1.5度為主,大傾角配合后懸掛為拖曳臂構造,略帶有點不安定的滑動駕駛方式,對于非職業(yè)級車手而言已屬上乘。然而面對賽道上激烈競賽時所需的精準制動力,原廠剎車系統(tǒng)完全無法負荷如此嚴苛的摧殘,為此特別選用Aero四活塞剎車組來應付賽道所需。
 |
| 為了追求最佳空力外觀設定以減少氣阻影響,車主連后視鏡也都改為迷你競技版專用,看起來格外小巧別致。 |
在最終變身前夕,這輛S??wift(1.6L+Turbo)曾在天馬山賽道中跑出1分15秒的最快佳績,大幅度超前一般Swift(1分27秒)的搶眼實力,更讓車主挑戰(zhàn)目標鎖定在突破傳說中的1分12秒障礙,經過多次考量之下最終決定以臺灣Samsports 1.9升擴缸套件為首選,排氣量一舉壓榨發(fā)動機本體極限下,搭配上Samsports I斷面連桿、曲軸平衡、Jueworks強化大小波斯、Samsports中缸強化螺絲與Suzuki Sports 84mm中缸墊片,除了中缸大幅度提升,汽缸頭同樣施以進氣道加大2毫米、進排氣拋光、燃燒室CNC修整至84毫米汽門座拋光與汽門座角度修整。
除了針對發(fā)動機本體大幅度強化,為了獲得更強大動力輸出與提高扭力表現(xiàn),改裝店家額外增加Jueworks Turbo kit( TD04 18G),在腹內機件全數強化之下壓值設定達到1.4bar,不過駕駛艙內設置的GReddy渦輪控制器還是能隨時依車主需求進行調整,另外再配合SR20DE加大62mm節(jié)氣門,有效增加大排量發(fā)動機所需的進氣量,而電腦系統(tǒng)也由HKS F-Con V Pro加以取代,在考量到發(fā)動機耐用度耐久型設定,因此最大馬力上看280hp,不過高扭力輸出才是車主考量的重點,整體周邊還包含由R-tune自制的油冷器與全段排氣管。配合強大動力輸出需求,特別換上M16A LSD變速箱與Jueworks二片式離合器以有效將動力進行接合輸出。
 |
| 延著原廠車尾造型,額外增加的碳纖維尾翼也能有效穩(wěn)定車尾所產生的氣旋影響,不過缺少的后下分流器似乎可作為未來空力外觀進化目標 |
 |
| 車室內飾除了基本造型仍維持之外,與競技無關聯(lián)性的配備均全部移除以有效減輕車身重量。 |
 |
| 簡易的中控臺除了增加三環(huán)表、超轉燈與基本啟動功能,負責車輛最重要的核心HKS F-Con V Pro就固定在正下方,以利改裝店家隨時進行調整 |
 |
| 原廠內飾除了完全凈空并配上簡易防滾籠增加安全性,大耳賽車桶椅還可增加車手座椅包覆性與安全防護。 |
 |
| 對應高性能動力輸出,除了特別換上235/45R 16性能胎增加抓地力,Aero四活塞剎車系統(tǒng)也作為賽道競技時的制動利器 |
 |
| 懸掛系統(tǒng)除了特別委托臺灣廠商量身訂制,包括車身強化拉桿也都采用臺灣制品以加強結構剛性。 |
 |
| 為了獲得更大的動力輸出,車主選擇Samsports 1.9升擴缸套件,包括腹內強化機件與渦輪增壓系統(tǒng),最終使得動力輸出達到280hp與大扭力,強眼的表現(xiàn)即將在「天馬論駕」中展現(xiàn)身手 |
 |
完全以賽道競技為車輛打造方??向的重度雨燕,在高性能結合輕量化優(yōu)勢下勢必能突破傳說中的單圈障礙
|
| 改裝明細 |
|---|
| 動力 |
| Samsports 1.9升擴缸套件 |
| Samsports I斷面連桿 |
| 曲軸平衡 |
| Jueworks強化大小波斯 |
| Samsports中缸強化螺絲 |
| Suzuki Sports 84mm中缸墊片 |
| 進排氣拋光 |
| 燃燒室CNC修整 |
| 汽門座拋光 |
| 汽門座角度修整。 |
| Jueworks Turbo TD04 18G |
| GReddy渦輪控制器 |
| SR20DE 62毫米節(jié)氣門 |
| HKS F-Con V Pro |
| 底盤 |
| Dunlop Z1輪胎 |
| 訂制懸掛組 |
| 車身強化拉桿 |
| Aero四活塞剎車組 |
| 冷卻 |
| R-tune自制機油冷卻器 |
| 傳動 |
| M16A LSD變速箱 |
| Jueworks二片式離合器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