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部在去年十月號創(chuàng)下臺灣最快GT-R 100~200:5.48秒、龍?zhí)秵稳?6.51秒等加速紀錄而榮登「封面」的Buddy Club Project-X R35,當時完成紀錄后就功成身退打包裝箱運抵美國參加本場發(fā)表會。闊別2個多月,筆者在此簡單回顧一下本車改裝重點;動力方面,原廠VR38DETT發(fā)動機經(jīng)過第一階段Mine's Spec-X 6.0 Kit加裝后已躍身600匹行列,第二階段為了追求更為極致的加速性能,改裝店家持續(xù)針對散熱系(ARC Intercooler)、Mine's電子加大節(jié)氣門(+2.5mm)、高角度凸輪軸(IN 256/Lift 10.2mm、EX 264/Lift 10.5mm)與Buddy Club鋁合金進氣導管等,另外為了輕量化再更換ZELE鈦合金「單邊」雙出式樣排氣管,實車裝配完成后的最大馬力約可達640hp,同時車重也較原廠減輕約125kg。
 |
| 筆者至今依舊還記得去年試駕本車時,Mine's 800hp從1~5檔幾乎檔檔動力源源不絕的「超猛烈」貼背力道! |
第三階段強化重點有換裝Mine's原廠強化型渦輪與換裝高壓汽油泵浦(265L/h?2)、800c.c.噴油嘴?6,此舉可增加渦輪進、排氣側(cè)Housing尺寸、改變渦輪葉片形狀與改用Ball-bearing降低運轉(zhuǎn)阻力,使發(fā)動機低速扭力不會喪失,同時可在更短時間內(nèi)達到Full-boost。簡單來說就是讓發(fā)動機全轉(zhuǎn)速域輸出更為協(xié)調(diào),唯有讓動力曲線同步等化向上提升,才不會改變原廠R35 GT-R快又好開的原始性格。 Mine's原廠表示在第三階段升級強化型渦輪后,當增壓值設定1.7kg/cm2時最大馬力可達800hp,增壓值稍降至1.5kg/cm2后的最大馬力也有700hp水準。記得筆者曾在車輛完工后親自親自駕馭過這部800匹猛獸,當渦輪開啟后源源不絕的貼背感讓人為之暈眩,說實話真的要比他兇,才有辦法馴服他啊,相較于Mine's 600hp版本就顯得輕松好開且平易近人多了!
 |
| Mine's 800hp動力設定跑出100~200km/h實測5.48秒佳績,龍?zhí)蹲罴褑稳σ灿?6.51秒的堅強實力。 |
來到Willow Springs賽道礙于天候不佳,本車僅采用1.5kg/cm2約700hp的出力設定(使用賽車汽油),日本車手菊池靖試駕后表示個人過去擁有與試駕過的GT-R不在少數(shù)(從R32年代就有),GT-R的原廠四驅(qū)底盤一直在他心目中擁有極高評價,而現(xiàn)在GT-R演進到R35車型,想要把它在賽道上開得快又穩(wěn),車手就必須與電子系統(tǒng)有好一番搏斗。而這個論點與當初阿杉哥駕駛本車在龍?zhí)稖y試單圈時遇到,在中控臺上變速箱換檔、電子避震器阻尼、VDC-R車輛動態(tài)控制三個控制部分全部設定在R模式下,仍會遇上「循跡系統(tǒng)干預」的窘境即是同樣問題,針對此點目前仍只有Nismo廠隊有辦法針對電腦鎖定廢除原廠限制,市售車改裝則暫時無解。
另外菊池靖對于美國賽道也感到非常新鮮,Willow Spring部分跑道路面有些癲頗,相較于日本臺灣的賽車場就不會有這種情形;加上惡劣的天候,想要在濕滑路面馴服上這部猛獸頗有難度,好在R888輪胎給人相當安定的操控感。活動后本車也將運回日本Buddy Club總部,屆時技師會再讓本車底盤強度升級,同時針對發(fā)動機內(nèi)部??進行Rebuild,至于變速箱由于暫時沒有激烈的「零四」測試行程安排,所以暫不強化,可能等到未來進行4.2升擴缸1千匹馬力對應的改造時,才會有相關強化動作。
 |
| 試駕后阿杉哥與日本車手菊池靖彼此交換心得,而兩人在Willow Springs的單圈成績也不相上下。 |
 |
| 由于不巧遇上大雨攪局,本場活動考量到800匹動力在濕地操控上的危險因素,改裝店家特別現(xiàn)地調(diào)校改采1.5kg/cm2增壓值700馬力對應設定。 |
 |
活動結束后,Buddy Club Project-X GT-R也將運回日本進行4.2升擴缸1000匹馬力的火焰大挑戰(zhàn),請注意??日后追蹤報導!
|
| Buddy Club Project-X R35 GT-R Spec |
|---|
| 基礎車型 | Nissan GT-R(R35) |
| 發(fā)動機系統(tǒng) | 3.8 L DOHC 24V Biturbo(VR38DETT) |
| 動力改裝 | Mine's Spec-X 6.0 KIT |
| | VX-ROM ??Type-X發(fā)動機控制電腦、強化型排氣泄壓閥、9號銥合金火星塞、電子渦輪壓力控制器 |
| | Mine's電子節(jié)氣門(口徑加大2.5mm)、高角度凸輪軸(IN256/Lift 10.2mm、EX264/Lift 10.5mm) |
| | 原廠強化型渦輪增壓器、加大噴油嘴(800cc?6)、高壓汽油泵浦(265L/h?2) |
| 最大馬力 | 800hp over(增壓值1.7bar) |
| 傳動系統(tǒng) | GR6雙離合器六速自手動擋變速箱、OS-Giken LSD |
| 進氣系統(tǒng) | ARC Intercooler進氣冷卻器、Bubby Club鋁合金進氣導管、Mine's高流量空氣濾芯 |
| 排氣系統(tǒng) | ZELE單邊雙出鈦合金中尾段排氣管 |
| | Buddy Club Outlet(Frontpipe、取代第一觸媒)、Buddy Club Downpipe(管徑70φ×2→80φ、取代第二觸媒) |
| 底盤相關 | Buddy Club P-1 Racing電子可調(diào)式避震器、Mine's強化防傾桿組、OS-Giken LSD(后差)、ZELE后差速器冷卻器 |
| 剎車系統(tǒng) | Brembo前六、后四活塞剎車卡鉗、Buddy Club劃線通風碟(前400?34mm、后400?30mm) |
| 輪 胎 | Dunlop SP Sport 600 DSST跑胎(前255/40ZR20、后285/35ZR20) |
| 外觀空力 | ZELE CARBON車頂/發(fā)動機蓋/葉子板/車門/行李廂蓋/擾流尾翼/前保桿/發(fā)動機飾板/后視鏡蓋 |
| | Buddy Club Carbon發(fā)動機飾板 |
| 車室內(nèi)飾 | Buddy Club P-1 Racing賽車椅、四點式快拆安全帶、ZELE Carbon內(nèi)飾飾板、Buddy Club Carbon換擋撥片 |
| 實測性能 | 100~200km/h:5.48s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