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今天有個車友發(fā)短信來問我“賽納要是換前后穩(wěn)定桿和扭力桿,前后分別用什么尺寸的配比合適”,結果一回,發(fā)現(xiàn)寫太多回不了……就帖上來大家都可以綜合綜合看法。我自己是以自己喜歡的駕駛習慣及環(huán)境來選擇的。
我覺得這最好是要配合你的避振跟彈簧。
而且要看你自己的偏好——喜歡轉向不足,還是轉向過度。
我是喜歡轉向特性盡量接近原廠、適當提高懸掛系統(tǒng)的硬度,增加過彎時的支撐力。但同時不想減小獨立懸掛的舒適性優(yōu)點……
所以,我的前后穩(wěn)定桿都沒有換,只是換裝了B12避震套裝——這樣子,因為前彈簧與避震器硬了,所以,相對來說,后避震只是阻尼增大,但因為賽納后橋結構的原因,彈簧(扭力桿)并不匹配?!獑螕QB12會有點轉向不足的感覺。
所以,我又換上了法國原廠的21MM扭力桿,增加后彈簧的強度以配合B12的后減震,以求均衡。
另外,如果是簡單的只要減少過彎側傾———加粗平衡桿是最經(jīng)濟高效的做法,但是平衡桿每加粗一點,舒適性就減少很多(特別是在道路不平的情況下)。
再總結幾條以便車友參考:
1、前懸加硬——轉向傾于不足,過彎時側傾會明顯減小,但車子在連續(xù)變線超車時也會明顯有點靈活度不足;
2、后懸加硬——轉向傾于過度,過彎時尾部明顯會顯得活躍,但在車身轉向靈活的同時,車尾相對較易側滑,彎道穩(wěn)定性不足;
3、前后穩(wěn)定桿——加粗,就意味著減小左右懸掛的獨立性,舒適性降低;但因為可以用彎內側避震的硬度更多的輔助彎外側避震,所以能明顯減小彎道側傾。
4、對于賽納來說,后扭力桿就是“后彈簧”(說給新人聽的);加強避震阻尼的同時,需要配套增加彈簧強度。(剪短彈簧的不算在列)。
5、避震阻尼相對減小時,或單獨加強彈簧強度時——懸掛更易出現(xiàn)“彈弓效應”…………去找一臺避震器油漏得差不多了的車開開就明白了。
6、避震阻尼加強,彈簧強度不足時——懸掛系統(tǒng)在顛簸中復位較慢,不適應快速的路面變化,車輪的貼地性不好,抓地性能降低;并且懸掛系統(tǒng)的液壓部分容易損壞。
主要的就這幾條吧,進一步復雜的理論好象也用不到咱們的賽納車上了。當然,你要去換一套上萬元的避震系統(tǒng)的……就當這個做入門知識普及了。
聲明: 本文系搜集于網(wǎng)絡,版權歸原作者及所發(fā)網(wǎng)站所有,如果本站(玩改車)侵犯了您的權利,請及時告知,本站會即刻處理.
|
|